城乡统筹共享养老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理念,将城乡之间的养老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优化利用。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乡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城市闲置资产盘活的养老运营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整合城乡之间的养老资源,包括有空闲房屋的老年人和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资源共享、互助互惠。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环境和伙伴。
个性化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因素,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养老方案。
智能化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以及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和数据网络互联,对老年人的饮食、起居、生活规律和身体健康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社区互动:平台鼓励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如文艺演出、健康讲座、志愿服务等,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服务时间灵活:平台提供的养老服务时间灵活机动,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调整,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扩大使用人群:平台具有低价高性能的特点,便于扩大使用人群,使更多人享受服务。
整合劳动力资源:平台为辖区内剩余闲散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工作空间,提高了服务人员收入。
提升社区凝聚力:平台通过组织居民积极参加社区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居民素质和社区凝聚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城乡统筹共享养老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既保证了农村和农民可观地持续性收入,实现了城里人“美丽乡愁”的寄托,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从根本上做到了让乡村更美更整洁,也能最大程度保持乡村的原有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五、社会经济现象
201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是中央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宅基地“三权分置”,不仅为新时期宅基地制度顶层设计奠定了基础,也为城乡资源更充分配置、实现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两年定下了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要求。农村脱贫已经到了一个攻坚阶段,需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需要开拓和创新思路。
自在乡居在第一时间将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浪潮带进农村,最大程度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倾斜,不但为农民致富提供一条全新路径,更从改造资金和推广渠道、宣传平台等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据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用地面积达3000万亩左右,而且这个数字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还在增长。